时代的发展,互联网的普及,我们教育工作者,必须要提升各方面的能力,才能胜任教育教学工作。 1.教师的专业发展: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,在专业思想、专业知识、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,即是从专业新手到专家型教师乃至教育家的成长过程。实践证明,一名新教师成为合格教师、骨干教师、优秀教师、名师、专家型教师、教育家的过程,必须是不断学习、实践、积累、研究和创新的过程。  (1)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源头活水。  (2)躬身实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肥厚沃土。  (3)丰富积累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标志。  (4)研究创新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。 2.教育教学技能的提升 互联网的普及,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进入校园,入住教室.面对这些,我们没有理由再抱着过去的老方法向学生进行灌输教学了.多媒体课件向学生打开了一个全新的,神奇的知识殿堂.我们作为引导者,学生学习的合作者,必须帮他们找到获取知识,提取信息,吸取智慧的钥匙.钥匙找对了,就是事半功倍,钥匙找不到,耽误了孩子学习的大好时光,有愧于孩子。  (1)掌握新理念与新要求。21世纪的教师必须具备创新,要打破以前的教学常规,灵活地运用和处理教材,处理好分科与综合、持续与均衡、选修和必修的关系,增强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的联系。教会学生新的学习方式,利用课件、设计精美的板书、进行教学活动创新等。  (2)精彩的教学设计。认真学习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,基本模式和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。让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精心设计内容,只有精彩的教学设计,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,才能让学生真正学到有用的知识和技能。 (3)学习掌握扎实课堂的教学基本技能。良好的扎实的教学基本技能,是新时代对教师的必须要求。从教学语言到教态变化以及板书设计等都是教师要掌握的基本技能。随着现代媒体的发展,板书板画更加丰富多彩,如何运用板书,则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刻学习的一种技能。 3.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好表率 教育教学能力是指教师从事教学活动、完成教学任务、指导学生学习所需要的各种能力和素质的总和.同时,也是由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所需的知识、技能构成的一种职业素质.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是对高校教师胜任工作的基本要求.教育教学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,以及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、运用和创新思维的培养。  (1)身教重于言传  教育工作者应当“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”、“教师应当以身作则”、“以教人者教己”曾激励了无数献身于教育事业的有志者。  (2)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,就要为之而奋斗  在当今社会经济条件下,教师这个职业不是人们追求的职业,“吃得清淡,穿得素淡,出去办事遭人冷淡,就象蜡烛一样一生半明半暗,照亮了别人,燃烧了自己。”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,我们没有理由再抱怨,只有为之而奋斗,就应该义不容辞地担负教书育人、传承文明的神圣责任。 (3)高尚的师德,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观是教育的保证。  教师的劳动对象不是无生命的自然物质材料,而是有思想、有意识、有感情、有智慧、有个性的学生。教师是通过从事复杂的工作,通过创造性的劳动,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。教师为人师表、以身作则对学生是最好的教育。道德高尚的教师才能教出品学兼优的学生。一个品德高尚的教师不仅是学生的,也是全社会的示范和楷模。  教育本身是一种以人影响人、以人带动人、以人提升人的活动,一个精神丰富、道德高尚的教师,才能影响、陶冶学生的个性,学生对于教师都具有“向师性”,教师是学生心中的楷模,学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教师当做自己学习的榜样,教师的每一个优良品德和表现,都会使学生深受鼓舞,甚至欣喜若狂;而教师的每一个不良的品德和表现,都会使学生遭受打击,造成心灵的创伤。 4.爱心和责任的体现  教师的职业是一个很特殊的职业,他是一项良心活儿,许多工作很难进行准确量化评价,因而责任心便成为影响工作最重要的因素。强烈的责任心会促使教师热忱地、自觉地、积极地、认真地投入工作。责任心强的教师不需强制,不需责难,甚至不需监督。他们将教书育人内化为自身需要,把职业的责任升华为博大的爱心,于细微中发现丰富,于琐碎中寻找欢乐,于平凡中创造奇迹。